近日,耒阳市发展和改革局组织开展企业信用宣传讲座,邀请市内各行业企业家代表参会。此次讲座聚焦企业信用建设这一核心议题,深入解读信用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详细阐述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及信用修复路径,为企业家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信用必修课”。
讲座中,耒阳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指出,企业信用并非仅局限于银行征信,而是涵盖经营、履约、社会责任等多方面的“社会行为画像”。据介绍,目前耒阳市已收集企业信用信息38万余条,涉及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用承诺、水电气等30个大类,这些信息共同构成了企业在市场中的“信用名片”。
守信享红利:政策倾斜、市场青睐助力发展
针对守信企业的“利好”,讲座明确指出,良好信用是企业的“利益转换器”。在融资层面,信用优良的企业能更快通过银行审批,享受更低贷款利率;市场竞争中,“近三年无失信记录”成为诸多大型项目招投标的门槛,守信企业更易吸引上下游合作伙伴;政策支持上,守信企业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申报中可走“绿色通道”,审批流程缩短过半,在资质认定、评优评先中也能获得优先推荐。
失信付代价:经营受限、信誉崩塌寸步难行
讲座通过真实案例警示,失信将让企业陷入“全局被动”。一旦被列入失信名单,企业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中会被“一票否决”,生产许可、资质认证也会从严审核;融资渠道基本关闭,即便通过民间借贷缓解资金压力,也可能因高息陷入恶性循环;更会因信誉崩塌导致客流量骤降、合作中断,甚至企业法定代表人被限制高消费,影响家庭生活。
修复有路径:规范流程为失信企业提供“重生机会”
为帮助不慎失信的企业“改过自新”,讲座详细讲解了信用修复机制。明确修复需满足“失信信息公示达最短期限(食品药品等领域1年,其他3个月)、彻底纠正失信行为、承担相应责任并提供证明”等前提,企业可通过“信用中国”网站线上申请,或到政务服务中心“信用修复”窗口办理,相关部门将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此外,破产重整企业凭法院文件可申请暂时屏蔽失信信息,助力恢复经营。
此次讲座让参会企业深刻认识到“信用是企业立身之本”。耒阳市发改局表示,将持续推进信用体系建设,通过精准宣传和政策落实,引导企业珍惜信用、守护信用,共同营造“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良好市场环境,为耒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信用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