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花样百出 身边真实案例给您警示

来源:衡阳晚报   发布时间: 2021-07-22

       7月6日上午,位于市公安局二楼的市反电诈中心内,预警劝阻员正在紧张工作。9时22分,公安部电信诈骗案件侦办平台实时数据显示:当天9个多小时,衡阳境内已经有1006起电信诈骗预警。发现预警后,平台会发送提醒短信,反电诈机器人会连续拨打电话进行语音劝阻。预警劝阻员会根据预警等级,对高危预警采取人工预警(拨打电话提醒或所在地派出所民警上门劝阻)。

  全市公安机关将打击工作作为反电诈的“龙头”,做到全警参战。今年2月,市公安局成立反电诈工作专班,向涉电诈犯罪发起集中攻坚,今年来,全市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8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07人,其中侦破损失100万元以上案件2起。

  全力构筑全方位反诈防范体系,今年来,市反电诈中心预警劝阻2.1万起,为群众止损4130余万元,关停涉诈电话号码1万余个。各地各部门突出农村、校园两个重点区域和老人、学生、财务人员三类重点人群开展形式多样的反诈宣传,大力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和官方政务号。据统计,各单位利用“村村响”广播、反电诈大讲堂、双微平台、新媒体等形式密集开展反电诈宣传4.5万次。

  为提高广大市民的防范意识,记者采访了市反电诈中心,梳理了发生在衡阳的真实案例,并给出了防诈骗提示,希望能给广大市民以警示,避免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刷单返利诈骗

  典型案例:2021年3月,耒阳市江某在抖音上认识一名叫“小雪”的网友,对方称可以带江某通过京东刷单赚佣金,江某在对方的指导下下载了一款名叫“掌嗨”的App。之后“小雪”称可以利用App的漏洞刷单,稳赚不赔,还可以返利,江某试探性地刷了几百元钱后发现确实存在一定返利,而且返还的时间也比较快,逐渐信以为真。江某越刷越多,投入的金额也越来越大,直到投入金额达到46万元时,该平台就没返利了,之后连平台都无法登录,“小雪”也把其拉黑了,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市反电诈中心提醒

  骗子往往以兼职刷单名义,先以小额返利为诱饵,诱骗你投入大量资金后,再把你拉黑。切记:千万不要被蝇头小利迷惑,千万不要交任何保证金和押金!

  网络贷款诈骗

  典型案例:2021年4月,南岳区曹某在某平台上看到一款名叫“蚂蚁借呗青春版”的贷款App,因为急需用钱,曹某下载该App并填写了个人相关信息申请贷款。过一会儿,该App上显示已经放款成功,但曹某的银行卡并没收到钱。曹某联系“客服”,对方称曹某的银行卡有骗贷嫌疑,需要“认证”,解除异常后“贷款”才能到账。曹某按照对方的操作分别向对方提供的4张银行卡里转账共6万余元,转账完毕后对方称流水不够,还需转账1万元,曹某表示没那么多钱,准备去找朋友借。在朋友的提醒下,曹某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市反电诈中心提醒

  办理贷款一定要到正规金融机构,正规贷款在放款前不收取任何费用!切记:任何网络贷款,凡是放贷需要交纳“保证金、解冻费”,或存在骗贷嫌疑需要验证还款能力、资金正常情形的,都是诈骗!

  冒充客服退款诈骗

  典型案例:2021年2月,衡阳县王女士接到一个“00”开头的电话,对方称其在网上购买的奶粉有质量问题,会赔偿其300元,要其打开支付宝退赔,待王女士打开支付宝后,却没有发现有资金到账,向对方询问时,对方让其添加QQ私聊,并把她拉到一个名为“理赔中心”群内,告知其支付宝没有开通理赔通道,需进行资金流水认证,让王女士提供电话号码及姓名,之后又发来一张银行卡号,让转账1.2万元到此卡内进行流水认证,王女士转钱过去后,对方又称流水认证只达到85%,还需转账1万元,王女士借了1万元转过去,之后才发现自己被骗。

  市反电诈中心提醒

  警惕“00”或“+”开头陌生来电,网购售后服务应通过官方途径联系电商或支付平台官方客服核实情况,不要轻信所谓的“资金流水认证”,注意保护自己个人隐私。切记正规网络商家退货退款无需支付任何费用,请登录官方购物网站办理退货退款。

  杀猪盘——虚假投资诈骗

  典型案例:2021年3月,蒸湘区胡女士登录了一款社交平台,几分钟后一个叫陈某的男子主动找其聊天,嘘寒问暖,聊的话题特别投机,一段时间后,胡女士觉得陈某很有风度,于是两人在网上建立了恋爱关系,感情迅速升温。4月初的某天,陈某向胡女士推荐一款网络投资平台,称自己有“内部消息”,保证稳赚不赔。出于对陈某的信任,胡女士开始在该平台内进行投资,加上陈某提供的所谓“内部消息”,胡女士开始确实赚了一点,于是对该平台深信不疑。之后陈某告知其可以慢慢加大投入金额,投的多赚的就更多。胡女士逐渐加大投入金额,到4月中旬,胡女士共向该平台投资了30余万元,平台上显示已经“赢利”上百万元。当胡女士想要提现时,却发现里面的钱不能提现,向陈某咨询原因时,对方已把自己拉黑。

  市反电诈中心提醒

  素未谋面的网友、网恋对象推荐你网上投资理财,称存在漏洞可以稳赚不赔时,都是诈骗。切记:始于网恋,终于诈骗!网友教你投资理财的都是诈骗!

  冒充领导诈骗

  典型案例:2021年2月,衡阳市罗先生收到一微信好友验证,备注为镇党委书记“彭某某”,罗先生信以为真,立即验证通过。“彭某某”开始询问村里相关工作并表达对村里的关怀。几小时后,“彭某某”称有笔钱自己不方便出面需要由罗先生代转,要罗先生提供银行卡号,罗先生随即将卡号发给了对方,对方马上给罗先生发来了一张转账8万元到罗先生银行卡上的截图,并称自己手机没有电,钱要24小时才能到账,需要罗先生将钱代转到“领导”账上同时提供了“领导”的银行卡号。罗先生开始比较犹豫,之后“彭某某”不停催促其尽快办理,表示钱会到账,最终罗先生按照其要求向指定账号转账1万元。转账完毕后,罗先生感觉不对劲,随即打电话向彭某某本人确认,彭某某告知根本没有这回事,罗先生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市反电诈中心提醒

  如遇到自称领导通过微信、QQ等添加好友,并要求转账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切记:凡接到领导要求转账汇款或者借钱要求时,务必通过电话或者当面核实。

       冒充公检法诈骗

  典型案例:2021年6月,珠晖区唐女士接到一电话,对方自称是“南京市公安局刑警”,准确说出了唐女士的身份证号码,告知其身份证被别人用来办理银行卡洗钱,现在嫌疑人已被“警方”抓获,需要对唐女士进行“调查”。唐女士瞬间觉得恐惧,表示愿意配合“调查”。骗子称为了调查的隐蔽性,要其到附近一家宾馆开个房间制作笔录,同时保持通话,要求其下载“腾讯会议”App,同时给了会议号和会议密码,唐女士登录后对方又给她发了警察抓犯人的照片,并发来了一条链接要求其点击链接下载安全防护App。待唐女士下载完毕后,对方又要其关闭通知功能,同时称需要查看唐女士资金流向,并要求其将银行卡号和密码全部输入到安全防护App里面,待唐女士完成上述操作后,发现自己银行卡内的4万余元已被转走。

  市反电诈中心提醒

  公检法机关会当面向涉案人出示证件或法律文书,绝不会通过网络给嫌疑人制作笔录,发送逮捕令、通缉令、拘留证等文书!切记公检法机关绝不会网上办案。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典型案例:2020年7月,珠晖区江女士在玩一款猜歌软件时弹出一则消息,上面显示一个QQ号,同时标注下载“幸运彩票”软件可以投注赚钱。江女士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加了QQ号同时下载了这款软件。之后对方又推荐了一个“股票导师”,称跟着投注保证盈利,江女士于是就跟着“股票导师”进行投注。后来“导师”又把江女士拉进一个专门的群,群内有一自称为“股票分析师”的人时常发布股票行情,分析涨跌情况,同时群里有许多人纷纷发截图,表示按照“导师”步骤购买股票赚了不少钱,江女士觉得碰到了“神算子”,随即购买了“导师”推荐的股票,买了几次后确实赚了一些钱。此后江女士更加坚信,便不断加大投入,在接下来一段时间,江女士共投入近10万元,其要进行提现时发现平台无法提取,而此前加入的群也解散了。

  市反电诈中心提醒

  投资理财,请认准银行、有资质的证券公司等正规途径,切勿盲目相信“炒股专家”和“投资导师”!切记“有漏洞”“高回报”“有内幕”的炒币、炒股、炒期货、博彩网站等,都是诈骗!

  游戏装备诈骗

  典型案例:2020年11月,高新区的小陈拿着其母亲的手机玩一款游戏时弹出一则广告,显示想领取游戏皮肤的加QQ群联系。小陈进群后有人问他是否需要免费领取游戏皮肤。在小陈看中一款皮肤后,对方告知如果想免费赠送皮肤,需要完成虚拟充值支付,同时需要提供成年人的证件照,目前该款皮肤已下单,如不完成支付,其账号将因为失信会“冻结”。小陈随即按照对方指示打开母亲手机的支付宝,将5万余元转账至指定账户,后对方告知其皮肤已经送出,2小时后即可查收同时获得退款。此后小陈一直没有收到消息,发现此前加入的QQ群已被解散。

  市反电诈中心提醒

  在网络上购买游戏账号、皮肤之类的千万小心,诈骗分子会通过引诱、威逼等手段,让你进行交易。切记:买卖游戏币、游戏点卡、游戏皮肤之类请通过正规渠道操作,切勿私下交易。

  网络招嫖诈骗 

  典型案例:2021年6月,刘某某到衡阳出差入住雁峰区的一家酒店,在浏览微博时有一张图为年轻貌美的女子给他发来了消息,问其是否需要“服务”,并提供一张二维码。刘某某扫码后,该女子给他发了多张不同的女子照片让他挑选。刘某某挑选后该女子提供了一张银行卡号,表示需要转账1500元作为“服务费”,刘某某随后向该银行卡转账1500元。转账后该女子提供了一个QQ账号要刘某某自己去联系,之后该女子称如需要“服务”需缴纳5000元保证金。刘某某又把钱转给了该女子。此后该女子称转账备注错误需重新转,刘某某发现自己身上钱财不够要求其取消服务退款,对方称退款需第三方平台介入,需要转账1万元作为手续费,方能将所有资金如数退还,刘某某又向朋友借款转账1万元,转完后发现对方已无法联系。

  市反电诈中心提醒

  招嫖行为本身违法,诈骗分子以此为借口行骗更是肆无忌惮。广大市民一定要洁身自好,守住底线,上网看到此类消息时请不要理会,一旦经不住诱惑就会掉进诈骗分子设下的圈套。

  注销“校园贷”诈骗 

  典型案例:2021年2月,小张接到一自称为贷款公司的“客服”电话,称小张在上大学期间向该公司平台借款1.2万元至今未还,现在平台正在清理,需要小张马上连本带息将欠款还清,并表示如不还款将起诉至法院,到时会影响个人征信。小张心生害怕,随后向亲友借款2万余元并转账到对方指定账户,随后再联系“客服”时已无法接通。

  市反电诈中心提醒

  不要轻信陌生人声称之前有“校园贷”行为,更不要对“征信受影响”信以为真,有疑问要联系正规机构。如遇到以“校园贷”为借口要求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

  非法出租微信、银行卡等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

  典型案例:2020年10月,衡南县余某某接到朋友阳某电话,称有一个轻松赚外快的方法,问其是否愿意参与,余某某觉得还不错便应允。阳某发送了一个链接,让其点击链接下载对应的App。下载完毕后阳某让余某某提供手机号码才能完成注册。余某某按照要求照做,注册完成后,阳某让其将自己的微信或者支付宝收款二维码上传至该平台进行接单,接单后就会有涉嫌诈骗、网络赌博等非法资金打到账户上来,之后余某某就按照对方要求将钱转账至指定账户,转账完毕后,余某某可以从中获取非法利益。目前,余某某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衡南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市反电诈中心提醒

  非法出租、出售电话卡、银行卡、收款码等为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等行为涉嫌犯罪,同时还将被信用惩戒,影响征信。请广大群众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电话卡,不贪一时之利,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决不做犯罪分子的“帮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