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企业高频失信问题治理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工作落地见效,6月18日下午,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召开专题研讨会,围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协同推进、企业信用修复机制优化及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实施情况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市发改委信用中心、市交通运输局行政审批科、市交通运输局道路运输科以及市信促会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聚焦信用修复,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会上研究讨论了我市交通运输领域高频失信行为数据,聚焦异地处罚修复等典型问题。市交通局详细介绍了当前信用修复申请流程及典型案例,强调将通过简化材料、优化审批、线上办理等方式提升修复效率,帮助企业重塑信用。市发改委结合国家信用修复政策,提出“修复+监管”闭环管理模式,确保企业在完成信用修复后持续合规经营。
深化分类监管,提升精准治理水平
会上,重点介绍了我市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体系的建设进展,交通运输行业作为试点领域之一,已初步建立多个行业信用评价标准,并在执法检查、政策扶持、绿色通道等方面实施差异化措施。市交通局结合行业特点,分享了道路运输企业信用监管平台的运行成效,并提出跨部门数据共享需求,以进一步提升监管精准度。
强化协同联动,共筑信用建设新格局
与会人员就联合奖惩机制展开讨论,针对失信“黑名单”企业在公共资源交易、融资贷款等领域的协同限制措施达成共识。下一步,两部门将联合开展“诚信交通”宣传月活动,推广信用承诺制,并选取物流、客运等重点行业开展信用监管试点,推动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 此次研讨会为两部门深化信用监管协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将持续完善“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为衡阳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信用支撑。